返回

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41章 名垂青史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赵恒伸手接住皇上丢过来的奏折,随手翻开看了一眼,故作不知:“刘御史又求死了?父皇真犯不着为这事心烦,想死就成全他,这也算求仁得仁。”
    龙案上的奏折哗啦哗啦的都朝赵恒招呼去。
    “你说的这是人话吗?刘御史都是为了维护你太子的体面,你让他求仁得仁?”皇上一边砸一边吼道。
    刘御史若真的求仁得仁了,那他这个皇帝就遗臭万年,‘名垂青史’了。
    “我哪有什么太子体面,刘御史实在不必如此,父皇放心,等出了宫,儿臣就去一趟刘御史家,让他别太较真,皇家的事儿,千万别管,内幕多着呢,搞不好就……”
    赵恒话未说完,被皇上打断了,确实是打断了,因为皇上冲出去了……
    常贵想把眼睛捂上,他什么都没看到,没看到未来皇上挨打。
    皇上冲着赵恒一阵拳打脚踢,赵恒手护着脸,不能打脸,不然回家窈窈会笑话的。
    有什么办法,没摊上个好爹,真是造孽啊。
    皇上打完了,站在那里一手叉腰一手颤抖着指着前方:“朕要打死你这个逆子,常贵,磨墨,朕要废太子!”
    常贵看了眼龙案,奏折都扔出去了,但砚台还在,墨也是他刚磨好的,什么都是现成的,随时都可以写。
    皇上顺着常贵的眼神看去,正好看到笔墨,吧嗒了下嘴,顿时没了声音。
    可是一想,又气不过,冲到赵恒面前又是两脚。
    赵恒正心疼衣服呢,被冷不丁的踹了两脚,老头子这是没完没了,戏演的差不多就行了。
    “这太子爱谁做谁做去,您今日就是不废,儿臣也正想请辞呢,趁着大典还没弄,趁早换人!”赵恒气吼吼道。
    打孩子这种事,火气上来,越打越想打。
    尤其,这死孩子一点不知收敛,还主动讨打。
    皇上抄家伙了,花瓶的破碎声,常贵心疼闭眼,得,一千两没了。
    又一声……
    常贵闭眼心疼,以后能不能在书房摆些赝品高仿,尤其太子殿下来的时候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小太监气喘嘘嘘的跑到太后宫中:“太后娘娘不好了,太后娘娘不好了……”
    太后如今听不得这种话,什么叫太后不好了,她好着呢。
    太后脸色一变,身后的嬷嬷立刻训斥道:“放肆,还不掌嘴!”
    小太监立马掌嘴,打了几下后太后立马拦住了,蹙着眉头不耐烦道:“出了什么事,快说!”
    “回禀太后娘娘,华清殿打起来了,皇上要下诏废太子……”都让常公公磨墨了,他听的真真的。
    刚走不远,他就又听到了砸东西的声音,皇上是动了真格了。
    “什么?”太后惊的从座椅上起来。
    皇上也太荒唐了,竟如此儿戏,太子岂是说废就废的,这要传出去,成什么体统。
    “是,奴才听的真真的,奴才走的时候皇上让常公公磨墨,还砸了不少东西……”
    “皇上着实不像话了,快,扶哀家去华清殿!”
    太后要去华清殿,那谁敢拦着,赶紧备了轿辇,抬着太后去了。
    太后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瓷器落地的破碎声,这真是反了。
    “太后娘娘驾到!”公公尖细的声音响起。
    里面像是被点了穴道,一下子安静下来。
    太后进去时,皇上手里还举着一个正要砸下去的花瓶。
    崔公公顿时松了口气,这幸好他机灵,喊了太后娘娘到,不然太后她老人家就推门进去,那花瓶可不就砸太后她老人家脑门上了吗?
    太后看着书房的满地狼藉,连个下脚地都没有。
    “这,这成何体统!”太后半天才挤出这几个字来。
    她活了一大把年纪,还没见哪个皇上和太子闹成这样的。
    别说皇家,就是一般官宦家父子也没闹成这样的。
    “儿臣参见太后!”
    “孙儿参见皇祖母!”
    父子俩异口同声道。
    太后一团火气被弄的没了脾气:“不必多礼!”
    太后看到赵恒的面容一愣,她自回京还是第一次见到太子。
    这孩子长得和二十多年前的庆国公世子极其肖似,虽有些地方也像皇上,但总体还是像傅家人多些,倒是生就一副好相貌。
    父子俩你看我,我看你,皇上率先开口:“太后勿惊,儿臣……正在教训太子!”
    “太子是未来储君,皇上即便要教训也没必要闹成这个样子!”太后既然来了,该说的场面话还是要说的。
    总不能在一边煽风点火说,教训的好。
    “皇祖母说的是!”赵恒附和道。
    太后:……
    这太子倒是会顺杆爬。
    不过倒是不让人讨厌,紫嫣那孩子可惜了,太子如此相貌,多好的一对壁人,竟做出那种事来。
    皇上瞧了眼太后的神色,立马呵斥太子:“还不给朕住口!”
    说完看向太后:“母后,您请坐!”幸好,椅子没砸坏,还能有个坐的地方。
    太后坐下,常贵立马有眼色的上了茶,茶具用的是备用的,太后看着满屋的狼藉也喝不下去,把茶盏放桌上了。
    “到底怎么回事?”太后是长辈,既然来了,那肯定不闻不问。
    赵恒笔挺的站在那里,一句话不说,皇上给他使眼色,赵恒却像没看到似的。
    “太后问你话呢?”皇上沉着脸道。
    赵恒嘴巴动了动,还是不开口,常贵看到皇上握拳的动作着急了,连忙干笑着插话道:“皇上,是您让太子殿下住口的……”
    皇上哼了一声:“这时候倒是听话,早干嘛去了!”
    “儿臣能有什么办法,总不能看着民间那些以讹传讹的传闻越闹越大,影响皇室体面,只能快刀斩乱麻,儿臣一开始也是想息事宁人,可也没人配合啊!”赵恒毫不掩饰的抱怨。
    皇上:……
    这死孩子是给他说了郑紫嫣有孕的事。
    太后:……
    郑家死了女儿,当时的线索就直指太子妃,确实态度上强硬了些。
    皇上不自然的咳了一声:“那你说现在怎么办,捅了这么大篓子,你倒是好意思躲清闲!”
    太后听着他们父子俩拌嘴,又端起了茶,可不是嘛,说什么闭门谢客,还不是想借此打她的脸。
    “郑家人自己做错事……”赵恒说到这里停顿了下看向太后:“皇祖母,孙儿没别的意思,就是就事论事,不过平心而论,这次的事确实是郑家没处理好,家里出这么大的事竟无人知晓,倒连累皇祖母您跟着受累了……”
    太后叹了口气,点了点头,可不是嘛,她也是被蒙在鼓里,可如今这口黑锅是死死压她身上了。
    外面都在议论呢,说是她这个太后没肚量,因着太子良娣的事故意找太子妃麻烦呢,她冤不冤。
    她以前做皇后时,一后宫的莺莺燕燕都忍了,难道还不能容忍后辈了?
    可是一点完头,发现不对了,被太子带歪了,郑家怎么都是她的母族,这孩子也着实是太不给面子了。
    赵恒像是感觉不到太后的脸色变化,继续道:“所以,孙儿觉得,为了不让皇祖母您牵连其中,只能把郑家下了大牢,以示公允,再者,孙儿也担心幕后之人加害郑家,不得不出此下策!”
    皇上接过话道:“既如此,你该早些解释清楚,让太后担忧便是你的不孝!”
    “父皇您也没问,没给我解释的机会,儿臣才一进门奏折砸脑门上了!”
    “朕是你一进门就动手吗,还不是你说了大逆不道的话?”
    “儿臣说的有什么不对吗,御史台的那些大臣动不动不是要求死就是要撞柱,儿臣也是不想父皇再受他们威胁,他们想死正好成全了他们!”赵恒一副都是为皇上考虑的表情。
    太后一听,差点吓死,赐死御史?这不是昏君吗?
    古往今来皇帝最怕的就是御史,可没见哪个皇帝有胆赐死御史的。
    父子俩一唱一和,跟唱双簧似的,吵的太后头疼。
    年纪大,清净惯了,哪受得了这鸡飞狗跳的。
    “好了,好了!”太后蹙着眉头挥手,头疼的狠。
    “皇祖母放心,郑家在大理寺很安全,等案子查清楚,孙儿就放他们回家!”赵恒向太后保证道。
    太后没有立刻说话,先喝了口茶,太子这话她听出来了,也就是,这案子一日不查清郑家人就一直得待在大理寺牢房。
    这可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好名声都让他占了。
    整个御史台都为他不平,为他说话,大理寺又是他的地盘。
    三法司里有两司都向着他,他这个太子当的可真是得人心啊。
    “既然一开始就是太子着手调查,那便继续调查,早日抓住幕后主使!”
    赵恒连忙拱手行礼:“是,孙儿谨遵皇祖母懿旨!”
    太后娘娘:……
    这什么时候成了她的旨意了。
    太后也只能作罢:“父子俩有话好好说,别动不动就说废太子这种话,传出去成何体统!”
    皇上忙点头应道:“母后教训的是!”
    赵恒得了便宜还卖乖:“父皇若是能像皇祖母般听得进孙儿解释,孙儿也不至于如此!”
    太后又劝了两句,这才起身离开华清殿。
    传言都说太子性子鲁莽,一介武夫,今日看来,太子实则内秀其中,大智若愚。
    想来也是,皇上怎么会选个莽夫做太子。
    也罢,这也是大齐之福。
    太后一走,赵恒往椅子上一坐:“父皇下次要演戏给太后看,犯不着和这些东西生气,您自个瞧瞧,又砸了多少好东西。”
    皇上这火气又往上冒:“你这个逆子,还有脸给朕提这些,朕都是被你气的!”
    砸了这么多好东西,他能不心疼?都是白花花的银子。
    “自己脾气不好,倒是怪我了,您飞速奔跑起来常公公拦都拦不住!”那一脚踢的,都踹到他腰了。
    “今日这些都要从你的俸禄里扣,朕这是在给你收拾烂摊子!”
    赵恒不淡定了,从椅子上跳起来:“从我的俸禄扣?回京这么久,一个子俸禄还没领过,都被父皇给扣光了,哪里有俸禄可扣。”
    “那就从以后的俸禄扣!”
    “您干脆把我废了得了!”
    赵恒说完,直接走人了,和老头子真是没什么说的了,话不投机。
    皇上看着扬长而去的太子,哼笑了句,这死孩子。
    然后转头对常贵道:“把这次,还有上次砸坏的东西都记太子账上!”
    常贵笑道:“是!”
    皇上刚说的是记太子账上,看来是不废太子了。
    可把他给吓的,皇上别动不动说什么废太子的话了,年纪大了,不经吓。
    很快,常贵把账单列好了,呈到皇上面前,皇上看着那一长串的单子,都砸了这么多东西吗?这败家的孩子。
    赵恒回了太子府,先问门房今日可有人来过。
    “郑夫人来了!”
    赵恒蹙眉:“郑夫人?”
    郑家一家不是在牢房里待着吗,越狱了?
    “不是那个郑侯,是太子妃娘娘的长姐,以前的安平伯家!”小厮赶紧解释道。
    赵恒点头,原来如此。
    其实前安平伯和如今的郑侯都是同一个祖宗,后来祖上分了家,一个郑家是蒸蒸日上,另一个就越混越不济,没了来往。
    陆璐听到外面小厮行礼参见太子殿下,忙起身准备行礼。
    陆瑶笑道:“长姐不必多礼,他向来不在意这些虚礼。”
    “太子殿下可以不计较,但礼不可废!”陆璐坚持道。
    之前家里的事多亏了太子殿下帮忙,否则还不知闹出多少笑话。
    虽然皇上夺了爵位,但夫君还年轻,只要他自己争气,未必就不能有一番作为。
    如今在工部任职,如愿的留在京中,他们一家对太子殿下是感激的。
    陆瑶也不再拦着,赵恒一进来,陆璐俯身行礼:“臣妇见过太子殿下!”
    “免礼!”赵恒不好伸手扶,再说,他对外人都是淡淡的。
    “上次的事多谢太子殿下!”皇上收回了伯爵府,之前一直在找合适的房子,后来两个孩子又病了一场,一直也没有登门拜访。
    “郑夫人客气,孤也没帮什么忙!”实在是那伯夫人太蠢,自己找死。
    说完,转向陆瑶道:“事情都解决了,你无须担心,你们慢慢聊,我书房还有些事。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